走进寿光市古城街道的“番茄小镇”园区,一座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大棚内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掩映下长势喜人。园区负责人刘文龙介绍,往年每到夏秋季,尤其是大雨、大风天气都要提心吊胆。“今年有了这份气象险,心里面可算有了底。”谈起气象险,刘文龙打开了话匣子:“更让我们经营者和农户高兴的是,寿光市政府补贴了70%的保费,咱们投保人只需要承担30%的保费,真是既提高了保障,又降低了负担。”
刘文龙提到的“气象险”,就是寿光市结合蔬菜产业实际,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和气象遥测等前沿科技,创新研发出的设施大棚及棚内作物气象指数保险。据了解,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辖内各类蔬菜种植面积约60万亩,建有各类大棚15.7万个。随着寿光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农户种植高价值蔬菜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政策性大棚保险已无法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
为积极解决这一难点、痛点,不断提高寿光蔬菜产业全产业链风险保障力度,寿光市积极调研,创新研发,设施大棚及棚内作物气象指数保险应时而生。气象指数保险是利用一个或几个气象要素形成的天气指数同保险标的物产量或者损失结合起来,依据不同的指数等级进行的保险形式。相较于传统险种,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客观化、标准化的保险模型,更需要庞大而准确的数据来作为承保理赔的支撑。从技术角度讲,需要农业、气象、保险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充分收集多年来气象监测点、大棚及棚内农作物受灾等监测资料,建立基础数据库,开发相应的指数测算模型,为创新险种设计完成必要的技术储备。
“利用好财政政策,发挥好财政作用,为经济发展‘添柴’,为民生幸福‘加薪’,是财政根本职责所在。”财政局预算科工作人员介绍,作为省内第一例气象险,充分保障了农业生产企业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确实为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寿光财政将充分释放财政资金效益,服务好农企、农户,为全面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发挥财政力量。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寿光市将积极创新指数及价格类保险,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开发更多适合当地推广的险种,更好发挥风险保障作用,增强现代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企业灾害自救、恢复生产的能力,推动蔬菜产业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