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青岛啤酒成立120周年。
从1903年成立至今,青岛啤酒创造过许多辉煌,也遇到过不少挫折,但始终攻坚克难、守正创新,保持着澎湃活力。从年产量1200吨的啤酒小厂到如今年产量800多万吨的啤酒集团;从居于青岛一隅到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级啤酒品牌;从“一瓶啤酒打天下”的营销模式到搭建“为生活创造快乐”的消费生态,青岛啤酒走出一条坚守实业铸就基业长青的发展之路。
夯实质量基础
每年4月份,是青岛啤酒的“质量月”。每年4月10日,青岛啤酒都会举办“提高质量纪念日”主题活动。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45年,为的是提醒每位员工时刻紧绷质量这根弦,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回顾青岛啤酒百年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青啤人对质量的坚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他们对于品质的把控极为严苛,每一瓶啤酒都需要经历1800道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千锤百炼”。从其中一个环节可管中窥豹:清洗干净的啤酒瓶最后要进入验瓶机,验瓶机在每一个瓶子经过时都会即时拍摄3张照片,与系统中已存储的标准瓶数据比对,有任何一点缺陷的瓶子都会被“拣”出来。
“刷瓶水、过滤酒液的硅藻土等所有与酒液接触的物品都要严格检测,甚至生产车间的空气都要‘过安检’,进行细菌检测。”青岛啤酒国家级啤酒评酒委员朱蕾告诉记者。
环节管控只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元化需求,青岛啤酒将质量管理进阶为“基础质量+特色质量”:基础质量是指所有理化指标都要达到标准无缺陷,特色质量是指独一无二。
为此,青岛啤酒创新了“消费需求—产品—工艺”三解码新产品高效开发平台。“我们首先对消费者口味需求进行精准‘画像’,比如有人喜欢花香味,有人喜欢果香味。根据需求,采取数字化形式解析消费者口味,再转换为独特的配方和酿造技术,从而形成青岛啤酒的独特口味。”青岛啤酒科研开发中心主任尹花介绍,通过“三解码”模式,青岛啤酒的特色质量逐渐成熟,质量管理体系也日益成形。
近几年,消费者对质量的感知,不再仅仅是购买体验产品,还包含服务体验等附加价值。针对这个新变化,青岛啤酒对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魅力感知质量”转变,形成了“基础质量+特色质量+魅力感知质量”的三叠加质量体系。
保温集装箱每天温度变化控制在1摄氏度以内,对车厢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超标报警,生鲜啤酒一桶一码智能追溯……青岛啤酒跳出生产者的单一角色,从控制走向感知,从交付走向互动,从产品走向服务,建立了从感知质量需求到产品创新、可控工艺、服务创新、智慧物流、品牌体验端到端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筑牢科技底座
走进青岛啤酒科研开发中心,上百台各种类型的设备分布在多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仪器前聚精会神地做实验。聚焦国际前沿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青岛啤酒研发团队持续深耕产业链全链条,在酵母菌株、酿造关键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不久前,青岛啤酒实现了酵母连续传代使用由5代到200代的突破。这是历时5年多,经历无数次失败、进行无数次实验实现的。青岛啤酒科研开发中心酵母研发团队赵玉祥告诉记者,他们从多罐发酵液里提取到100多亿个酵母细胞,经过不断实验,最终获得1株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又经过一轮接一轮实验,最终传代使用达到200代。
“青岛啤酒在全国有60多家工厂,以前只能用5代酵母时,每月都需把新酵母从青岛用冷链专供到各地工厂,成本高,抗突发风险能力差。现在使用200代酵母,每年只需要专供两次就行,大大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赵玉祥说。
通过扎实开展基础研究、推动技术攻关,青岛啤酒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瓶盖密封垫粒料依赖进口,曾是啤酒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青岛啤酒科研开发中心与高校共同成立食品啤酒包装材料与装备创新工程中心,经过3年科研攻关,在材料与生产装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我们研发的瓶盖密封垫粒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熔融指数、硬度、通气量等各方面指标都达到行业领先,并且价格远低于进口材料。”尹花说。
最近一段时间,青岛啤酒研发中心新品开发及酿造技术研究室主任邢磊和同事们组成了超高端产品推进小组,围绕全麦产品共性技术和桶陈风味技术等新领域进行攻关。他们白天深入工厂探讨产品大试实施方案,晚上进行头脑风暴钻研技术。“超高端产品研发创新的不断深化,可以推动行业高端发展和结构升级。”邢磊介绍,打造一款高端产品,涵盖包括特色麦芽搭配技术、全麦烈性拉格发酵技术、桶陈技术以及复杂风味的感官评价技术等系列共性技术的创新、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大核心技术、近百项外围技术体系。其中,“啤酒风味图谱技术的开发应用”“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青岛啤酒研发中心新基地,一座现代化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这里将被打造成为啤酒酿造技术研究、高层次国际化啤酒酿造人才培养、多学科啤酒酿造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全球啤酒文化传播及消费者体验高地,推进啤酒行业产学研用科技创新。
“120年来,青岛啤酒的发展壮大与一代代青啤人的接续创新密不可分。”尹花说,啤酒行业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着眼战略创新
无论是掀起并购浪潮,还是迈出整合步伐,抑或是向生态拓展,青岛啤酒始终在行业中先行一步,靠的是洞察时代大势、坚持问题导向的战略创新。
1998年,青岛啤酒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大名牌战略”,加快规模扩张。之后,根据外部市场趋势变化,青岛啤酒战略从整合被并购企业向“整合与扩张并举”转变,从以生产者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逐步推动企业转型。
2014年,青岛啤酒实施“有质量的增长”战略,改变以工厂为中心的模式,围绕产品、品牌、渠道、模式、组织、文化、机制进行了“七位一体”全面变革。“变革的关键是要打造新的体系。”青岛啤酒创新营销事业总部孙文佳说,粉丝黏性、特色质量、IP啤酒、线上线下、供应链、获取消费者喜好密码等新名词,成为打造新体系的主题词。
新体系推动单品种大规模的传统制造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转变。在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啤酒五厂,生产线改为小型化多频次生产模式,有时一天调换几个品种,众多新品种都在这里生产。“为了实现啤酒小批量定制,我们购置了许多相关设备,即便是定制几百箱啤酒,也可以实现快速生产。”孙文佳说。
根据啤酒市场高端化、场景化、社交化的发展趋势,青岛啤酒于2019年适时提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战略:通过快乐、健康、时尚三大业务板块和智慧供应链的耦合互动,实现“由产品到场景的延伸、由行业到生态的拓展、由单赛道到多赛道的跨越、由传统制造业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型”。
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的1903青岛酒馆,是在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里院旧址基础上改造的,规划出啤酒、美食、茶饮、烘焙、酒吧、书吧、民宿等8个场景。“这里就像一个‘沉浸式场景超市’,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店长田一鸣告诉记者。
1903青岛酒馆是青岛啤酒新战略的实践成果之一。根据不同区位、历史文化、市场需求等,青岛啤酒融合地缘文化、品牌和服务,一店一策打造沉浸式场景,目前已在60多个城市开办了260多家酒馆。“酒馆要做品牌推广的新高地、新产品体验的新高地、生鲜及高端啤酒消费的新高地。”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海说。
与此同时,为推动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向工业互联网转型,青岛啤酒积极打造“灯塔工厂”,实现全流程数据驱动。“客户在定制平台下单时会形成数据包。与定制平台打通的供应商制罐平台、青啤的制造和分拣平台、下游的物流平台,都以数据包为指令,进行生产和配送,形成了数据闭环驱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青岛啤酒厂副厂长赵维成介绍。
如今,青岛啤酒产业体系建设已迈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120岁的青岛啤酒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生机勃勃,参与全球竞争,得益于一代代青啤人坚守匠心传承、坚持创新。”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说,“青岛啤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创新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