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走进东原大地,15万亩果蔬大棚星罗棋布,黑色暖棚和蓝色冷棚交织,透着令人向往的安宁恬淡,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果蔬大棚内,满眼的绿色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西红柿、青椒、西瓜、黄瓜、甜瓜等,在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田地里茁壮生长。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强力发展设施农业,不到2年的时间里,15 万亩大棚拔地而起,20 余个品种琳琅满目,东原大地蔬果飘香,“丰”景如画,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东平县果蔬大棚航拍。(东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设施农业发展已成规模,15万亩大棚的果蔬如何对外销售,切实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东平县的答卷是建设东平蔬菜交易市场。把农户“统”起来、把蔬菜“销”出去、把价格“提”上来,帮助广大种植户解除后顾之忧,真正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
8个交易区、184个大型摊位、2个恒温库、1个冷冻库……走进位于梯门镇的东平蔬菜交易市场,一个个宽敞明亮的交易区呈现在眼前,等待着摊主的入驻。
“交易市场距县城12公里,紧邻243省道、济广高速、东平港、泰东高速等,周边辐射中原经济区、山东省会经济圈、鲁南城市经济圈,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目前,交易市场一期项目蔬菜瓜果类交易区已经建设完成,达到运营条件,并完成入驻商户签约。”东平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斌介绍。
东平县发展设施农业的最大初心是富民,关键要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内生动力, 让父老乡亲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角”。
在东平县彭集街道裴寨村种植户赵灿灿的暖棚内,空气中充盈着西瓜的香甜气息,一个个“吊”着长的西瓜在藤蔓之间时隐时现,一排排挂起来的瓜蔓整齐排列,传递着丰收的信号。
“在街道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今年我承包了九个暖棚种植西瓜,这个品种俗称小糖丸,每个大棚最低产出2万斤西瓜,去除成本,按照今年市价,每个大棚纯收入不低于8万元。”看着暖棚内的西瓜,赵灿灿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为确保大棚建成后有人种、种得好、效益高,去年以来,街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双30’工程战略部署,制定‘新农人’培育计划,激发群众参与源动力,牢牢抓住党员干部、大户、散户三大关键主体,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种植大户领头跑、散户积极参与的发展热潮。”东平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彭集街道党工委书记屈克志说。目前,彭集街道共种植西甜瓜5200余亩,每亩产量可达6500斤,年亩收入在5万元左右。
品种和茬口是决定大棚经济效益的两大关键要素,品种决定作物“身价”,茬口决定全年收入。
在东平县东平街道大井村蔬菜大棚基地,东平街道蔬菜大棚专班工作人员正在对种植户讲解春季甜瓜管理技术,提供“一对一”的培训和指导。
“在专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今年我们种植了西红柿、甜瓜等品种,今年西红柿亩产预计达1.6万斤,甜瓜亩产能达到2万斤,预计四月份就能上市,收益很可观。现在设施农业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未来我们要把产业发展得更好,让大家伙都能过上好日子。”大井村支部书记王尚行说。
近年来,东平街道按照东平县委、县政府“春瓜秋菜”,“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把准品种和茬口两大命脉,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品种选育,基本固定“春瓜秋菜”轮作模式,逐步形成“一乡一品”种植格局,设施农业遍地开花,富民强村成效明显。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东平县正踏着春天的节奏与韵律,在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迎风起舞、发力奔跑。 (宋翠 张汶宁 刘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