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金融要先行。近年来,桃江农商银行作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定位,出台重点措施和金融服务方案,服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金融力量助力跑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度”。截至目前,全行贷款客户数27025户,比年初净增1177户;涉农贷款余额620673万元,比年初增加26167万元,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细耕责任田,筑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基础桩”
为助力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桃江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加快信贷投放力度,强化金融服务举措,大力推广“惠农贷”等信贷产品,全力确保农户在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春耕生产施足“底肥”,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商银行的工作效率真是高,一天时间,5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真是太感谢了,我们农民就是看天吃饭,农时不等人啊,这笔资金真是太及时了!”种粮大户易某激动地说道。
该客户今年种植粮食800亩,由于其科学种植,每亩产量维持在1000斤以上,每亩成本约820元。其妻子李某勤劳能干,持家有方,每年家庭年纯收入70万元左右。因稻谷种植资金周转,总需资金15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00万元,向该行桃花江支行申请贷款50万元,但没有合格的抵押物,也没有担保人。桃花江支行收到客户申请后,迅速派客户经理与其对接,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借款用途、经营项目、诚实信用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到客户及其妻子信誉较好,夫妻俩的资产负债率也不高,于是同意以便民卡贷款方式向其发放信用贷款50万元,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今年以来,桃江农商银行累计为农户发放贷款20412笔,累计金额117395.42万元,其中发放春耕备耕农户贷款792户,金额4470万元,农村经营主体贷款232户,金额1422.2万元。
主动出击,激活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主引擎”
如何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发挥金融杠杆的“撬动效应”?桃江农商银行在广袤乡村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了答卷。
“当时在投入设备和厂房时需5000多万元,桃江农商行主动给我们支持了4000万元,大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惠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法人莫志军说道。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07月12日,主要经营动物饲养、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农业机械服务;灌溉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业务,此前公司急需一笔资金来向桃江县智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和桃江县华锐设备租赁有限公司采购和租赁设备一批,桃江农商银行在得知此事后,主动为该公司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不到一个月,相应的资金就已到位。
优化服务,释放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动能”
多年来,桃江农商银行坚持实干实效,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不断打响桃江特色产业品牌,全力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现在农商行贷款都是上门服务,是真的太方便了,简简单单在平板电脑上签几个字,30万就可以从手机上放款了,有了家乡农商行的支持大家信心更足了!”谭先生讲道。他是桃江县马迹塘人,在如东县养殖对虾。
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2021年全县小棚虾产量接近10万吨,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当地独具特色的小棚模式,由于其养殖风险可控,具有高产量、高利润、高成功率、可复制性强等特征,造就了不少年入千万的财富神话,推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湖南人发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当地对虾养殖中占有重要位置。
桃江农商银行抢抓发展机遇,在进行充分论证后,派出业务拓展团队,对在该区养虾专业户以“福祥便民卡”为载体发放虾农贷,根据养虾户从业时间、虾棚数量、资产负债比率、有无担保等情况,该行现场授信37户,签约金额1130万元,在当地养虾户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协同联动,搭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生态圈”
乡村振兴既是经济发展目标,更是政治使命担当。桃江农商银行以“共筑党建联盟、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乡村,“量身定制”共建举措。
一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桃江农商银行与桃江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对农业农村局定期推荐的“三农”领域的重点产业、项目、企业以及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乡村振兴进行全面走访,搭建银企合作绿色通道。
二是全面开展整村授信。该行对辖内247个行政村(社区)开启了整村评级授信工作,紧紧围绕“批量”“背靠背评议”两个核心,结合惠农快贷产品,实现无感授信,体验式用信,逐步实现小额农户贷款线上化,为农户提供足不出户的金融服务。
三是创建共商共建共赢机制。该行党委多次下支行、村委调研,与村委探讨研究共商共建共赢机制,与辖内215个行政村已签订共商共建共赢合作协议、考核细则,村委按照考核得分给予工作经费,建立激励机制,实现合作共赢。
2024年,桃江农商银行将继续扛起农信责任,始终坚守“三农”阵地,深耕乡村振兴主战场,为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