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黑龙江省中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访问量:17833199

    高台县宣化镇:政协协商开花结果 众事众议厚积薄发

       2024-06-27 高台县融媒体中心1590
    导读

    宣化镇把协商议事作为乡村治理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步伐的助推器,通过村级“三务”公开、“众事众议”“一事一议”,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政协协商为乡村发展开出致富“良方”。“把劳力少、劳力弱的村民的

    宣化镇把协商议事作为乡村治理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步伐的助推器,通过村级“三务”公开、“众事众议”“一事一议”,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政协协商为乡村发展开出致富“良方”。

    “把劳力少、劳力弱的村民的地,由村集体合作组织流转过来,种植小麦、玉米及经济作物,以此填补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同时还能增加群众收入。”参加协商议事会议的张玉霞如是说,她是土生土长的乐一人,还是市政协委员、县农经站站长。

    乐一村,村小家底薄,地少盐碱大,广种薄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常驻人口屈指可数,村集体经济薄弱。针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有村民提议,村里好多地都是邻里无偿代耕或“两头跑”耕种的,没有将土地效益最大化,不如趁“一户一片田”时机,将村民的“鸡肋”地流转过来,由村合作组织经营,这样既可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增加个人收入。村“两委”班子经过摸底调查,全体村民集体协商,由各社群众代表将常年外出、无力耕种、不愿种地的农户通过进一步靠实汇总,以亩均600元的价格将他们的450亩耕地流转、整合到村级合作组织代种代管,并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种植青储玉米,当年,收取服务费4.5万元,填补了多年来村集体收入的空白,实现了“鸡肋”地向“鸡腿”地的转变。

    “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我在城里管孙子上学,家里的9.15亩地,以前都是邻居无偿代管,现在每年能收5490元的地租。”村民杨得志说。

    尝到甜头后,村上又将目标转向收入更高的酱料辣椒,2023年,村上与锦鑫生态农业发展合作社签了30亩辣椒种植合同。

    “1亩地多收入一两百块,对个人来说没什么,但对集体来说,积少成多,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去年种辣椒时,都是村里的党员和赋闲在家的村民义务移栽的,大河淌水小河满,村集体有了收入,号召力也就强了,村民参事议事的氛围也就更浓了。”老支书张兴元说。

    “政策补贴加上小麦外租租费,就够本了,再过半个月,560亩小麦就能收割了,亩均收入500元的话,集体经济就能收入20多万元,这些都是村民议事议出的结果。”乐一村委会副主任陈彪说。

    针对政协组织在村级组织没有落脚点、议事没场地、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乐一村畅通群众参与村务协商渠道,经协商议事会表决,保留原村委会两间砖瓦房会议室,把多年形成的“桥头会”“棋牌摊”移居到平房议事厅,有了固定的活动阵地,村民在这里说事、议事、谏诤,评判是非,村干部开门纳谏,议事会通过甄别分类,分头上门或及时回复,化解矛盾纠纷,筑牢了乡村治理的“篱笆墙”。

    乐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静说:“通过议事会制度,村集体收入增加了,邻里矛盾纠纷少了,村民通过瓜菜制种、养殖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采取蓝色微愿,接诉即办;黄色诉求,专人跟办;红色难题,联席督办的‘三色’处置模式,建立周一民情汇,逢五说事日制度,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共收集群众诉求65件,处结61件,办结率93.8%。”镇党委副书记赵顺坤说。

    今年,宣化镇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阵地作用,通过“一事一议”“一五六七”工作法和“一心两员三平台”,红黄蓝“三色”分类处置模式,敲门问需,收集民意,协商请群众参与,过程请群众监督,效果请群众评判的“三问三请”,面对面服务群众,形成了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的新格局,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xspw188.com/news/show.php?itemid=71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934146065@qq.com。
     
    品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