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屯村饲用玉米种植现场。本报记者 牛玉娇 闻皓 摄本报记者 牛玉娇 闻皓
通讯员 青组
抬头是湛蓝的天空,低头是茂盛的麦苗,平望过去,是峥嵘的万木随风摆动,初夏时节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一派田园好风光。
王屯村村委会副主任贾林钻进一望无际的青稞地里,低头拨弄着小腿高的青稞苗说:“青稞种稠了,得打一些矮壮素来调节。”
在贵德,有“先有三屯,后有贵德”的说法,王屯村是贵德县屯边屯垦文化“三屯”中的一屯,黄河水浇灌,耕地多,农业成了这里的主打产业。
贾林家世代种粮,叔叔以前还是农业技术员,跟着看,看着学,贾林也日渐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出,党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小村庄,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提出要选一位能人带动大家增收致富。
正在外承包工程的贾林被叫了回来,“村上和乡上的干部给我打电话,让我参加村上的选举,大家信任我。”
贾林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试种6.66公顷饲用玉米,“饲用玉米是经济作物,小规模种的人很多,但承包出去划不来,我先试种,赔本了我自己承担,赚钱了就带着村民一起种。”
试种第一年贾林赚了4万元,并将自家2.66公顷土地全部入股到村集体。
他说:“一人富不算富,要让父老乡亲都发家致富。”
支部堡垒的战斗力直接影响村级经济的发展潜力,村里的事谁来干,关键是要创新机制选好人。
有了贾林的示范带动,村“两委”班子正式提出“组织领、党员带、产业旺”的模式,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
“土地交给村集体,解决了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家里老人身体好的还可以到地里务工,一块地有了两份收入。”村党支部书记毕生龙说,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讲政策、福利、操作模式,还要讲效益,村“两委”承诺村民“旱涝保收”,无论亏本与否都会给予村民每0.066公顷地400元的“租金”,如果效益好还会分红。
思想解放了,观念转变了,积极性也提高了,180户村民陆续入股,村里的饲用玉米种植基地面积达80公顷,还加入“种业振兴”的大部队,打造了13.3公顷青稞种子种植基地,贾林正式肩负起了种植基地的“主管”工作。
“三分种,七分管,传统种法,科学管理,种田就跟打工一样,得多观察,多总结,用对方式方法。”
经过骨干力量的带动,2022年王屯村饲用玉米亩产4.5吨,销往贵德县其他乡镇和海西州、海北州,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64万元,用工达350人次,发放务工工资26万元、土地租金32.8万元、分红16.4万元。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王屯村巩固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激活了集体经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赋予村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致富有指望,奋斗有方向。毕生龙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家的精气神更足了。”
这一次成功经验强化了村集体“造血”功能,也似乎打通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持续发力的“末端神经”。
2022年底,王屯村将原来承包出去但经营不善的养殖场重新收回,并提档升级。重新修整的专业养殖合作社不仅有了标准化养殖场地,还有了科学的发展模式——“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
“原本每年产的饲用玉米都销出去,现在需要留一些自用,去年自用650吨,繁殖牛20多头,粪肥返田,也有利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在贾林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养殖场,高大健壮的西门塔尔牛,吃着本村产的饲料,住着干净、通风好的牛舍,懒洋洋地在阳光下“漫步”。
毕生龙告诉记者,现在养殖场的牛主要以繁育为主,后期繁殖结束,出售时的利润会很可观,去年仅卖出两头“淘汰牛”就收入6万元,是真正行走的“钱袋子”。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王屯村探索出了“玉米—秸秆—养殖—肥料”的循环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草畜联动、有机肥还田的一体化循环发展新路子,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最亮底色,村集体经济更是跑出了“加速度”,绘就了党建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青海日报》(2023年05月25日 第4版:省内要闻)